半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详解

专业施工技术指南

项目概述

半预制型塑胶跑道是一种结合预制型和现浇型跑道优点的新型运动场地材料,其施工工艺复杂且精细,旨在提高跑道性能、缩短工期并降低施工成本。本文将详细介绍半预制型塑胶跑道的施工流程及相关技术要点。

施工流程概览

1

施工准备

场地勘察、设计规划及材料准备

2

基础处理

清理与平整、排水系统设计、基础养护

3

底层施工

铺设底胶、底层封闭

4

预制部件安装

拼接与固定、接缝处理

5

面层施工

铺设面层材料、喷涂防滑层、划线与检测

6

养护与验收

养护期、验收标准

一、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是确保半预制型塑胶跑道质量的关键步骤,包括场地勘察、设计规划及材料准备。

场地勘察与设计规划

在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全面勘察,确保基础平整、坚实且无积水。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设备测量场地,确定跑道中心线和分界线,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半预制型塑胶跑道的特点及能否成为跑道建设的主流

材料准备

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聚氨酯A、B组分材料、橡胶颗粒、黑色和红色橡胶颗粒等。同时,需准备好施工工具,如拌和机、高压喷枪、角向磨光机等。

GDPU轻质拼装塑胶跑道

工厂预制部件

部分底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需在工厂预制完成,以保证材料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些预制部件包括底层橡胶卷材和预铺底胶层。

二、基础处理阶段

基础处理是整个施工过程的D步,直接影响跑道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清理与平整

对施工区域进行彻底清扫,清除表面附着的油渍、污垢等杂质。对起砂部位使用强化水泥胶水填补,确保基础平整、干燥且无障碍物。

排水系统设计

基础层需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水分渗透至结构层,影响跑道质量。排水沟布置需合理,确保雨水快速排出。

基础养护

基础养护期不得少于25天,以确保基础稳定。在此期间,需定期检查基础平整度和密实度。

三、底层施工阶段

底层施工是连接基础与面层的重要环节,需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铺设底胶

使用专用胶粘剂均匀刮涂底胶,确保与基础牢固粘结。底胶干燥后,铺设预制橡胶卷材,并用专用工具固定。

底层封闭

在橡胶卷材上涂覆一层封闭底胶,防止水分渗透至卷材层。封闭底胶需完全固化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四、预制部件安装阶段

预制部件的安装是半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的核心环节。

拼接与固定

将工厂预制的底层材料按设计要求拼接并焊接,确保无缝连接。使用专用连接件和固定件将各部件稳固地连接在一起。

接缝处理

对拼接处进行细致处理,确保接缝平整无翘曲。必要时使用专用胶水粘合,并用滚筒压实。

五、面层施工阶段

面层施工是决定跑道性能的关键步骤,需注重均匀性和耐磨性。

铺设面层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面层材料(如EPDM颗粒或橡胶颗粒),均匀铺设并压实。面层材料需与底层材料牢固粘结。

塑胶跑道结构图

喷涂防滑层

使用喷涂设备将防滑颗粒均匀喷涂在面层上,形成防滑耐磨层。喷涂时需注意厚度均匀,避免出现起包或空鼓现象。

塑胶跑道结构图

划线与检测

按照国际田联标准进行跑道线的划线工作,确保标志线位置准确无误。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平整度、厚度、防滑性能等指标。

六、养护与验收

养护期

面层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在此期间,禁止人员在跑道上行走或进行其他破坏性活动。

验收标准

验收时需符合国际田联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包括平整度、厚度、防滑性能等技术指标。

七、总结

半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结合了预制型和现浇型跑道的优点,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稳定、环保耐用等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规范,能够有效提升跑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为运动员提供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

联系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半预制型塑胶跑道的详细信息或技术支持,请联系广东优正体育。

cnyouzheng@qq.com